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98项)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99 |
一、民间文学(7项) |
Ⅰ—15 |
李时珍传说 |
蕲春县 |
| 100 |
Ⅰ—16 |
李白在安陆的传说 |
安陆市 |
| 101 |
Ⅰ—17 |
寇准的故事 |
巴东县 |
| 102 |
Ⅰ—18 |
贱三爷的故事 |
武汉市蔡甸区 |
| 103 |
Ⅰ—19 |
徐苟三的故事 |
天门市 |
| 104 |
Ⅰ—20 |
武当山的传说 |
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
| 105 |
Ⅰ—21 |
十八老子的故事 |
红安县 |
| 106 |
二、传统音乐(13项) |
Ⅱ—22 |
天门民歌 |
天门市 |
| 107 |
Ⅱ—23 |
京山民歌 |
京山县 |
| 108 |
Ⅱ—24 |
十姊妹歌 |
宣恩县 |
| 109 |
Ⅱ—25 |
罗田畈腔 |
罗田县 |
| 110 |
Ⅱ—26 |
雾渡河民歌 |
宜昌市夷陵区 |
| 111 |
Ⅱ—27 |
沙洋十番锣鼓 |
沙洋县 |
| 112 |
Ⅱ—28 |
松滋双镲锣鼓 |
松滋市 |
| 113 |
Ⅱ—29 |
东宝坐丧鼓 |
荆门市东宝区 |
| 114 |
Ⅱ—30 |
南漳阴锣鼓 |
南漳县 |
| 115 |
Ⅱ—31 |
长阳吹打乐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 116 |
Ⅱ—32 |
南河套曲 |
谷城县 |
| 117 |
Ⅱ—33 |
均州吹打乐 |
丹江口市 |
| 118 |
Ⅱ—34 |
单弦拉戏 |
武汉市江汉区 |
| 119 |
三、传统舞蹈(5项) |
Ⅲ—16 |
龙舞(嵩山百节龙、黄州区“唐家渡”舞龙、恩施板凳龙) |
鄂州市、黄冈市黄州区、 |
| 120 |
Ⅲ—17 |
高跷花鼓 |
南漳县 |
| 121 |
Ⅲ—18 |
五虾闹鲇 |
荆州市 |
| 122 |
Ⅲ—19 |
滚龙连厢 |
宣恩县 |
| 123 |
Ⅲ—20 |
地花鼓(兴山地花鼓、五峰土家花鼓子、长阳花鼓子) |
兴山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 124 |
四、传统戏剧(5项) |
Ⅳ—16 |
荆州花鼓戏 |
仙桃市 |
| 125 |
Ⅳ—17 |
皮影戏(云梦皮影戏、渔鼓皮影、下谷皮影戏) |
云梦县、仙桃市、神农架林区 |
| 126 |
Ⅳ—18 |
英山采茶戏 |
英山县 |
| 127 |
Ⅳ—19 |
文曲戏 |
武穴市 |
| 128 |
Ⅳ—20 |
武当神戏 |
丹江口市 |
| 129 |
五、曲艺(8项) |
Ⅴ—15 |
三棒鼓(天门三棒鼓、土家三棒鼓、土家族花鼓) |
天门市、宣恩县、来凤县 |
| 130 |
Ⅴ—16 |
天门渔鼓 |
天门市 |
| 131 |
Ⅴ—17 |
碟子小曲 |
天门市 |
| 132 |
Ⅴ—18 |
玉连环 |
鄂州市 |
| 133 |
Ⅴ—19 |
恩施三才板 |
恩施市 |
| 134 |
Ⅴ—20 |
当阳打鼓说书 |
当阳市 |
| 135 |
Ⅴ—21 |
郧西三弦 |
郧西县 |
| 136 |
Ⅴ—22 |
义阳大鼓 |
随州市曾都区 |
| 137 |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
Ⅵ—2 |
熊门拳 |
京山县 |
| 138 |
Ⅵ—3 |
武当纯阳拳 |
武汉市武昌区 |
| 139 |
Ⅵ—4 |
浠水杂技 |
浠水县 |
| 140 |
七、传统美术(2项) |
Ⅶ—7 |
潜江木雕 |
潜江市 |
| 141 |
Ⅶ—8 |
手指画 |
省作协 |
| 142 |
八、传统技艺(15项) |
Ⅷ—6 |
传统棉纺织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 |
红安县 |
| 143 |
Ⅷ—7 |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
来凤县 |
| 144 |
Ⅷ—8 |
枝江民间手工布鞋 |
枝江市 |
| 145 |
Ⅷ—9 |
章水泉竹艺 |
武穴市 |
| 146 |
Ⅷ—10 |
楚式漆器技艺 |
荆州市 |
| 147 |
Ⅷ—11 |
荆州鱼糕 |
荆州市荆州区 |
| 148 |
Ⅷ—12 |
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 |
武汉市江岸区 |
| 149 |
Ⅷ—13 |
传统面食制作(石花奎面制作技艺) |
谷城县 |
| 150 |
Ⅷ—14 |
武穴酥糖制作技艺 |
武穴市 |
| 151 |
Ⅷ—15 |
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 |
襄樊市襄阳区 |
| 152 |
Ⅷ—16 |
武当道茶炒制技艺 |
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
| 153 |
Ⅷ—17 |
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
| 154 |
Ⅷ—18 |
远安鹿苑茶 |
远安县 |
| 155 |
Ⅷ—19 |
铅锡刻镂技艺 |
荆州市 |
| 156 |
Ⅷ—20 |
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 |
咸丰县 |
| 157 |
九、传统医药(3项) |
Ⅸ—2 |
马应龙制药技艺 |
武汉市武昌区 |
| 158 |
Ⅸ—3 |
夏氏炼丹术及其祖传秘方 |
京山县 |
| 159 |
Ⅸ—4 |
镇氏风湿病疗法及马钱子秘方 |
咸宁市咸安区 |
| 160 |
十、民俗(6项) |
Ⅹ—7 |
马家潭龙舟会 |
团风县 |
| 161 |
Ⅹ—8 |
当阳关陵庙会(含当阳杀故事) |
当阳市 |
| 162 |
Ⅹ—9 |
恩施土家女儿会 |
恩施市 |
| 163 |
Ⅹ—10 |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
松滋市 |
| 164 |
Ⅹ—11 |
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 |
巴东县 |
| 165 |
Ⅹ—12 |
炎帝神农故里谒祖祭典 |
随州市 |
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6项)
| 序号 |
类别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1 |
一、民间文学(1项) |
Ⅰ-11 |
孟宗、黄香孝行故事(黄香的故事) |
房县 |
| 37 |
三、传统舞蹈(1项) |
Ⅲ-2 |
建始闹灵歌(建始武丧) |
建始县 |
| 59 |
四、传统戏剧(2项) |
Ⅳ-9 |
梁山调(东宝梁山调) |
荆门市东宝区 |
| 64 |
Ⅳ-14 |
巴东堂戏(下谷堂戏) |
神农架林区 |
| 66 |
五、曲艺(1项) |
Ⅴ-1 |
湖北小曲(汉滩小曲) |
荆州市 |
| 85 |
七、传统美术(1项) |
Ⅶ-5 |
剪纸(堵河剪纸) |
竹山县 |
来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鄂政发[2009]27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