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共计48项)
| 序号 | 编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1 | Ⅰ-1 | 民间文学(3项) | 玛域《格萨尔》书传史诗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 2 | Ⅰ-2 | 格萨尔赛马称王传说 | 玛多县 | |
| 3 | Ⅰ-3 | 森姜·珠姆故里的传说 | 玛多县 | |
| 4 | Ⅱ-1 | 传统音乐(9项) | 土族宴席曲 | 互助土族自治县 |
| 5 | Ⅱ-2 | 青海花儿曲令 | 省花儿研究会 | |
| 6 | Ⅱ-3 | 塔尔寺藏传佛教“花架”音乐 | 湟中县 | |
| 7 | Ⅱ-4 | 青海藏族酒曲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
| 8 | Ⅱ-5 | 隆务寺佛教音乐 | 同仁县 | |
| 9 | Ⅱ-6 | 同仁嘛呢调 | 同仁县 | |
| 10 | Ⅱ-7 |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 西宁市 | |
| 11 | Ⅱ-8 | 南佛山花儿会 | 湟中县 | |
| 12 | Ⅱ-9 | 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 | 都兰县 | |
| 13 | Ⅲ-1 | 传统舞蹈(4项) | 苯教法舞 | 同仁县 |
| 14 | Ⅲ-2 | 热贡“羌姆”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
| 15 | Ⅲ-3 | 土族安召舞 | 互助土族自治县 | |
| 16 | Ⅲ-4 | 大头罗汉戏柳翠 | 西宁市城北区 | |
| 17 | Ⅳ-1 | 传统戏剧(1项) | 刚察寺院藏戏 | 刚察县 |
| 18 | Ⅵ-1 | 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4项) | 青海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 | 湟中县 |
| 19 | Ⅵ-2 | 西宁八门拳 | 西宁市城东区 | |
| 20 | Ⅵ-3 | 青海蒙古达罗牌 | 格尔木市 | |
| 21 | Ⅵ-4 | 藏族夹棋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
| 22 | Ⅶ-1 | 民间美术(5项) | 青海坛城艺术 | 省艺术研究所 |
| 23 | Ⅶ-2 | 湟中壁画 | 湟中县 | |
| 24 | Ⅶ-3 | 海西蒙古族木雕 | 格尔木市 | |
| 25 | Ⅶ-4 | 河湟刺绣 | 省文化馆 | |
| 26 | Ⅶ-5 | 河湟剪纸 | 海晏县 | |
| 27 | Ⅷ-1 | 传统技艺(8项) |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 | 同仁县 |
| 28 | Ⅷ-2 |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 | 湟中县 | |
| 29 | Ⅷ-3 | 班玛藏家碉楼营造技艺 | 班玛县 | |
| 30 | Ⅷ-4 | 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 | 互助土族自治县 | |
| 31 | Ⅷ-5 | 海西蒙古族服饰制作工艺 | 格尔木市 | |
| 32 | Ⅷ-6 | 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 | 湟中县 | |
| 33 | Ⅷ-7 | 湟中民间彩绘泥塑 | 湟中县 | |
| 34 | Ⅷ-8 | 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 | 天峻县 | |
| 35 | Ⅸ-1 | 传统医药(2项) | 海西蒙医震动复位疗法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 36 | Ⅸ-2 | 海西蒙医铜银烙疗法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
| 37 | Ⅹ-1 | 民俗(12项) | 西海拉卜则祭 | 刚察县 |
| 38 | Ⅹ-2 | 热贡“获康”祭祀活动 | 同仁县 | |
| 39 | Ⅹ-3 | 土族民间法舞 | 互助土族自治县 | |
| 40 | Ⅹ-4 | 阿柔招婿习俗 | 祁连县 | |
| 41 | Ⅹ-5 | 热贡年俗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
| 42 | Ⅹ-6 | 保安社火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
| 43 | Ⅹ-7 | 民和果花会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 |
| 44 | Ⅹ-8 | 乐都洪水火龙舞 | 乐都县 | |
| 45 | Ⅹ-9 | 乐都北山跑马 | 乐都县 | |
| 46 | Ⅹ-10 | 海西蒙古族民间祭火 | 格尔木市 | |
| 47 | Ⅹ-11 | 海南藏族少女成年礼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
| 48 | Ⅹ-12 | 贵德六月庙会 | 贵德县 |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