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建-全部分类 > 民族艺术 > 民族艺术知识  > 详细页面

侗族文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卢晓琳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30日 浏览量:

  侗族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以及诗歌等几部分。侗族歌曲有“月也”“拦路歌”和酒歌等。民歌是侗族特色文化的鲜亮标志。

  早期的民间文学包括“嘎”(歌谣)、“垒”(原始宗教祭词)和“暖”(神话传说)。后逐渐发展出故事、民歌侗歌、侗戏等民间文学。

  侗族神话形式丰富、题材多样、内容纯朴,在侗族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神话大多表现对先民的崇敬之情、对万物起源的认识,还有的讲述其祖先的形成、迁徙等。代表作有《嘎茫莽道时嘉(远祖歌)》《洪水滔天》《开天辟地》《丈良丈美》《侗族祖先落寨歌》以及具有浓厚浪漫主义神话色彩的《萨岁之歌》等。

                                                        

侗族大歌和侗族亮布可以说是侗族的两个鲜明文化符号   引自民族画报

  侗族传说有人物传说《吴勉的传说》《李元华》《陆大汉》《姜映芳》《杨太公救飞山》《杨天应收云雾》等以及风物传说《双龙斗凤》《鼓楼的来历》等。这些传说多为歌颂英雄人物或表达对事物的崇拜,广为人知。

  民间故事多表现人们的幸福生活,表达美好期许和愿望。有反映妇女命运的“侗家三梅”:《娘梅》《刘梅》和《述梅》;有人物故事《卜宽》《陆本松》《天神哥》;还有部分动物故事。

  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许多优秀文化、传统习俗、生活习惯都是以民歌的形式记录、传承的。因此,民歌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地位至关重要。侗族民歌在其演唱形式上,有“嘎”“耶”“款”三种形式。“嘎”是独唱或二声部重唱,“耶”是集体合唱,“款”是“款词”,只诵不唱。还有人主张分“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四类。侗族地区也有汉语民歌。不同的是,北侗区多用侗歌曲调唱,而南侗区多用汉歌曲调唱。

                      

  侗族对歌  刘军摄

  在侗族民间,既能唱歌又能编歌的人被称为“歌师”。“歌师文学”也是侗族的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包括叙事长歌和抒情长歌。例如,贵州黎平歌师陆大用的《要什么样的头人》,广西三江歌师吴朝堂的《秀银与吉妹》,龙胜歌师知歌的《独郎茶妹》等。

  侗歌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性内容,它包括“叙事歌”“大歌”“坐夜歌”“玩山歌”“劝世歌”“礼俗歌”“多耶”和“儿童歌”等多种类别。

  “大歌”是侗人文化三宝之一(还包括鼓楼和花桥)。其表现方式是罕见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的三江等侗族聚居地。有“叙事大歌”“抒情大歌”“说理大歌”以及专门展现音调的“声音大歌”等等。侗族“大歌”一领众和,分有高、低声部。歌唱时歌声嘹亮,气势磅礴,音域宽阔,反映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代表作有《门龙之歌》《娘美之歌》(即《珠郎与娘美》)《肇兴歌》《父母歌》《三月歌》等。

  侗戏,是侗族的戏曲剧种。它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受到汉族戏曲的影响。既有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也有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曲调主要有平板和哀腔 。代表作有《丁郎龙女》《珠郎娘美》等。

  诗歌也是侗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诗歌体裁广泛,韵律优美,结构严谨,包括叙事诗与抒情诗。诗歌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日常生活、习惯法等为体裁,代表作有《珠郎与娘美》《珠郎娘嫫》《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等。

  

参考资料:

  [1] 中国民族文化网

  [2] 360百科 

    关键词:侗族文艺 民间文学 侗族大歌 侗戏 侗族诗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