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建-全部分类 > 民族艺术 > 民族音乐  > 详细页面

纳西古乐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31日 浏览量:

  在当代许多的纳西村落都散布着一些独特的民间艺人,他们大多都是白发老者,但精神矍铄,手里拿着外人几乎没有见过的民族乐器出现在村寨重要的活动当中。在改革开放以前,但凡村内有红、白之事,我们都可以在办事家庭的院落之内看见他们的身影。这种被纳西族代代老者演奏的音乐形式,目前被统一称为“纳西古乐”。据相关学者考证,纳西古乐源于唐、宋、元时期汉族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词牌、曲牌和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纳西古乐原有汉族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对汉族音乐的一种采借,类似人类学研究中的“文化涵化”概念。纳西古乐一般分为“神州”和“华通”两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这些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审美旨趣和乐器,因此被称为纳西古乐。据考证纳西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乐种之一,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

  纳西古乐在音乐界被誉为“音乐化石”,其最具欣赏性的地方是:古老的曲调、古老的乐器和古老的艺人。在汉族道教洞经音乐传入纳西族聚居区以后,在原有洞泾音乐的基础上,纳西古乐在演奏时加进了大跳跃的装饰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颤音,冲淡了汉族道教洞经音乐原有的清秀,乐曲风格转变为粗犷豪迈,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不得不提的是,在纳西古乐演奏中区别于其他音乐演奏的独特民族乐器:“苏古笃”,目前在全国已经见不到这样的乐器,据许多音乐家考证这种乐器形似蒙古的古代乐器“火不四”,但是在整个蒙古地区这件乐器已经消失。在丽江纳西族地区,有一些演奏古乐的家庭世世代代传承这种乐器制作方法。还有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这种曲项琵琶区别于现代琵琶,是我国唐代最流行的琵琶样式,流传到丽江后,被纳西族音乐家制作并使用至今。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纳西古乐出现了传承不畅的严重问题,如何面并且正确处理对这一现象是摆在当代纳西族人面前的一个重要时代命题。

参考资料:[1]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