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多彩贵州网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31日 浏览量:

  安顺地戏是流行于安顺的民间戏种,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由来自安徽、江西等省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遂的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少数临近的布依、仡佬族村寨也为其魅力而玩起了地戏。据1992年统计,全省约有三百六十余堂(一个地戏队或地戏团跳一部分书称为一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辐射中心,包括临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花溪、六枝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三百余堂,仅西秀区就有近两百堂。正因为它是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表演地戏大都在露天场所进行,无须舞台,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演员表演时手握“刀、枪、剑、戟”等木制兵器等道具模仿古代战争时的场景,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地戏演员在安顺云峰屯堡的民俗博物馆表演《三英战吕布》。

  演员前往排练场排练。

  安顺地戏的显著特点是演出者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保存完好的安顺地戏脸镨及地戏谱。

  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是流行于安顺地区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进行表演的民间地方戏。

  地戏演员利用劳作空闲时间在山间排练地戏。

  安顺西秀区旧州镇詹家屯村的安顺地戏国家级传承人詹学彦在教孙女学地戏。

  安顺地戏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屯军有关。

  安顺地戏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戴在脸上的文化”。

  安顺地戏的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资料来源:多彩贵州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