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节日 > 概况  > 详细页面

民族节日概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王韵茹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3日 浏览量:

  节日是具有周期性、群众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的活动内容的特殊日子。中国的节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众多的民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到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二、民族节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分布一直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因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多元一体,美美与共,表现在节日文化上也是如此。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56个民族有民间节日2000多个,其中汉族节日约有500个左右,其中许多是多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有的是单个民族所特有的节日。在节日的分类上,又可分为农事节日、宗教节日、文化娱乐节日、社交性节日和纪念性节日等多个类别。

  中国流传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群众最重视的节日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长期以来,过这些节日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不过中秋节)、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黎族、畲族、纳西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土家族、傈僳族、水族、羌族、仫佬族、毛南族、锡伯族、普米族、俄罗斯族、回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其中,过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民族最多,有20多个。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和最具国际影响的节日。近年来,由于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日,并规定了法定节日假期,让越来越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些节日庆祝活动中来。

  即便是中国多个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但由于地域和经济文化的差异,使得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文体娱乐活动仍呈现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民族特色。参与同一个节日活动的民族越多,越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有利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意识的形成。

  除上述多民族共同过的世俗节日之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宗教节日是多个民族共有的。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和保安族。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我国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及部分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和锡伯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及部分阿昌族、佤族、景颇族、彝族。受汉传佛教影响而有部分信众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壮族、白族、京族、布依族、毛南族等。佛教节日主要有佛诞节(浴佛节)、大法会、燃灯会、开门节等。各种宗教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约占节日总数的三分之一。

三、节日的文化功能

  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展现,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与积淀,能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满足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沉淀,突出表现在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中。传统节日及宗教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它所具有的广泛群众性,是继承、积淀、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要根源。在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里,或在这些节日的部分活动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始文化现象。例如流传于贵州贵定、龙里、福泉一带苗族中的杀鱼节(又称杀鱼会),再现了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收获的分配原则。羌族在节日里跳的铠甲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祭祀风俗舞,过去多在有战功的将士葬礼上跳,因此也叫大葬舞。据研究,这种舞蹈至迟也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土家族在年初的祈禳节中要表演“毛古斯”原始戏剧(有人称其为舞蹈)。“毛古斯”即土家族最崇信的原始祖先神“毛人”。“毛古斯”舞蹈中有反映原始生殖观念和原始群婚现象的动作场景。在少数民族节日中,对巫文化、傩文化、萨满文化、铜鼓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陶瓷文化、蜡染文化、刺绣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编织文化等的积淀和宣扬是非常普遍和直观的。

  节日文化同时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综合特点。从物质文化上来讲,节气类节日的确立,直接对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起指导作用。农事节日中多有聚餐享受劳动收获的活动内容,正是人民群众对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反映。商贸节日中的购销两旺情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节日中都加入的经贸内容,也反映出节日对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意义。从精神需要方面讲,各民族以歌舞、文娱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满足了广大群众于农闲时放松休息、恢复体力、调节生活、陶冶情操的需要。在体育竞技中,在文艺表演中,在节日的盛装打扮中,群众展示自己的才华,满足人民群各种对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荣誉、得到社会承认的精神欲望。

  民族节日是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对没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或学校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这一功能更显重要,所以民间有“送孩子上学,不如带孩子赶街”的俗话。节日荟萃了民族歌舞、民间文学、民间工艺品、民族礼俗等多方面的精华,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深受熏陶,自然有传承与教化作用。重大的纪念性节日,是对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肯定,是对光荣历史业绩的赞颂,是对民族英雄的怀念,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提高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祭成吉思汗陵”、高山族“祭包公”、白族“绕三灵”、满族“祭老把头”所纪念的历史人物,都超出了本民族的范围而不同程度地赋予了他们以中华民族英雄的内涵。虽然没有祭黄帝陵、祭炎帝神农氏那样影响巨大,但意义是同样的。

  节日活动把很多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周期性的临时市场。近年来,各地政府为配合推动地方经济而设立了一些节日,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节日中形成购销两旺的局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贸易性质的节日越来越多。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葡萄节、喀什达瓦孜节、喀什噶尔国际文化旅游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国际沙漠旅游文化节、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阳朔漓江渔火节,内蒙古自治区的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成吉思汗文化节、河套文化节等,都在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中国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2017年11月9日访问。

上一篇:
下一篇: